首页 | 旅游业 | 中国水利报 (2001-01-06) |
都江堰: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 |
本报记者 井书光 2000 年 11 月 29 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市召开的联合国第 2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通过了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青城山和都江堰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放射着中华水利文明之光的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都江堰被世人更加瞩目,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同自然界作斗争的历史。古人有依江河而居的传统,那是因为他们离不开水;而奔腾不息的江河也给先民们带来过灾难。因此,围绕着除害兴利展开的治水活动,历来就被古人视为兴邦安国的大事。 在我国漫长的治水历史中,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在创造了 5000 年华夏文明的中国人手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工程。如果把中国历史上的水利工程比作满天星斗,都江堰无疑是最璀璨夺目的那一颗。 工程与自然和谐共存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奇观。工程运行 2000 多年而经久不衰,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与都江堰的科学性密不可分。都江堰工程主要有三大部分,即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 鱼嘴是设在岷江出山后的一段弯道上,把江流划分为左右两支。左为内江,供灌溉、航运之用;右为外江,为岷江自然走水河道。内江处于岷江河床弯道凹岸。冬春水小时,岷江主流随弯道绕行,直指内江,内江可得六成以上的水量,外江只得四成左右,自然形成“四六”分水;夏秋洪汛时,鱼嘴前的江心沙洲被淹没,江流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奔外江,此时,外江进水在六成以上,而内江进水只有四成左右,成倒“四六”分水。这就是都江堰“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因为“凹岸取水,凸岸排沙”的原理,鱼嘴还具有分沙的功能。 内江由鱼嘴到飞沙堰,处在又一个弯道环流河段。在正常情况下,飞沙堰发挥内江堤坝作用,拦截江水进入宝瓶口,保证成都平原用水之需。当进入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则 13 划时,飞沙堰堤坝开始翻水。一旦超量洪水进入内江,飞沙堰便大量泄洪。处在飞沙堰下游的宝瓶口过水断面狭窄,限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巍然耸立的离堆又挡住了洪水的去路,这样,在宝瓶口前便形成翻滚咆哮的壅水漩流,使离堆至飞沙堰一段的江面抬高,从而增大了飞沙堰排洪飞沙的功效。又由于弯道环流的作用,洪水中挟带的沙卵石经鱼嘴分排后,再一次从飞沙堰大量排走。经过两次分流两次排沙,进入宝瓶口的沙卵石,只占岷江总量的 10%,从而减轻了成都平原的洪水威胁和渠道淤塞。 三大工程珠联璧合,协调运行,创造了工程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效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问题,实现了“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目的。正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使得 2000 多年来,都江堰效益卓著,历久不衰,对成都平原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故而被誉为“川西第一奇功”。如今的都江堰灌区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280 万亩,发展到现在的 1000 多万亩。 大禹到李冰治水为民 从传说中的大禹“岷山导江”到李冰开创都江郾,都寓含着古蜀人民与洪水搏斗的悲壮,体现了人们对治水英雄的无限崇敬。 李冰的出现实乃成都之福,百姓之幸。2000 多年前,岷江曾放荡不羁,给当地人民带来过无穷灾难。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这条长江上游的大支流,从川北高山峡谷中冲出,夹带着大量泥沙石料,一路狂奔而下。从灌县至成都平原,河道狭窄,洪水常常使这一带成为泽国,而洪水一退,又留下沙石千里。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附近人民苦不堪言。为了生存,自古以来,蜀人就同岷江水患进行着持久顽强的斗争。兴蜀必先兴水已成为蜀先民们的共识。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 256 年),时任蜀郡太守的李冰组织蜀地民众,在大江之上“壅江作堋”,“凿离堆”,“穿二江”,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遏制住桀傲不驯的岷江,排除洪灾之患,使这一地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府”从此成为成都平原的代名词。 关于李冰生平,在古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人们知道他是一位爱民的地方官,是一个杰出的科技专家,水利人更了解他杰出的水利成就。他“深淘滩,低作堰”等治水格言,是我国古代治水经验的总结,更成为当今治水警句。都江堰不愧为世界上年代最久,惟一留存的无坝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更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 走进二王庙,但见梯回壁转,亭殿交错,飞檐叠阁,雄伟庄严。壁间刊刻的治水格言,庙间李冰父子的塑像,仍能使人追忆起当年指挥若定的李冰父子,开江劈山的英雄气慨。登庙后的观景楼上,古堰雄姿尽收眼底,令人感叹不已。难怪有位作家看了都江堰后感慨道“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万里长城,而是都江堰”。 李冰,这个已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名字,虽逝去 2000 多年,却仍在指挥着滚滚岷江水。人们不会忘记,历史更将铭刻这位传奇人物的丰功伟绩。 继承与发扬完美结合 在都江堰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扬,传统与现代超时空的完美结合。都江堰始创于李冰,发展于后人。 都江堰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受到历代的保护,后人在不断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之。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早已堙没了,而都江堰运行 2000 年来,不仅无衰败之相,能够继续使用,而且它所发挥的功能及社会效益远超往古。难怪世人称它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观。当你看着都江堰滚滚的流水,几千年来历代治水兴蜀的那一幕幕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先辈们清醒地知道都江堰对成都,乃至对整个巴蜀的重要性,他们也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因此,历代都将维修都江堰作为当时的一件大事。远在 1800 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这里就已设置专门管理都江堰工程的官吏,时称“都水椽”和“都水长”;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也在都江堰“设堰官”;唐代在都江堰设节度使,宋代设制置使,元代设廉访使,均要督治堰务;明代宏治年间,设专管都江堰的水利签事,隶属按察使之下;清代设水利同知,凡遇大修,巡抚、总督等官员亦亲临主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文帝时蜀郡守文翁,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唐贞观年间孟州长史高俭,武则天时彭州长史刘易从,唐玄宗时章仇兼琼,唐末四川节度使高骈,宋代赵不白,元朝的李秉彝、吉当普,明代的卢立羽、施千祥,清朝的王来通、强望泰、丁宝祯,民国时期的张沅等都为都江堰修固完善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成为堰功之臣而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李冰创建了都江堰后,历代王朝都没有停止对都江堰进行不同规模和程度的管护、维修、整治和改造。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河原则和“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等丰富的治水经验,这些治水名言都刊刻成碑文,流传至今。其中治水经验至今仍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我国古人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创造了杩槎、竹笼、羊圈、桩工、丁砌卵石等传统水利工程技术,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这些水利工程不仅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原理,而且做到了就地取材,费省效宏,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施工前要进行截水导流,古代除了土沙围堰外,要数都江堰的杩槎最具特色。这是一种用蔑绳绑扎木料构成的一系列三脚锥形支架,垂直水流排列成行,在迎水面依次设立横木和竖条,然后铺以竹篱、竹席,并沿席缘倒土料,最终截断江流。杩槎还常用于抢险堵口或导引水量,因其拆装简单,拆卸后木料仍可回用,因而在平原地区应用较广。 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达到空前的水平,对它的管理比历代更为得力和科学。在发扬光大了历代重视都江堰管理工作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都江堰的管理已形成了在四川省水利电力厅领导下的都江堰专业管理体系,建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都江堰水利专业管理队伍。 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对都江堰保护措施愈科学得力,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愈有保障,兴市、兴省就愈有希望。如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将走向新的起点。可以预见,在将来,古老而又年轻的都江堰必将焕发更加盎然的生机与活力。 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 勤劳朴实的人们怀念治水英雄。都江堰是天府之国的源头,建堰功臣当然就成为都江堰古城的代表和象征。李冰父子自然成为人们纪念的对象。 两千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音一直为世人所感激和崇敬。东汉李冰圆雕石像的出土说明,1800 多年前,灌区人民就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据历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时封李冰为“神勇大将军”,玄宗封李冰为“司空相国”,宋太祖时增塑二郎像,宋开宝七年改封李冰为“广济王”,清雍正五年,加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齐建武(公元 494—498 年)时建崇德庙以纪念。宋太祖时,修治崇德庙,扩大庙基,后来伏龙也成为纪念李冰的庙宇。二王庙从古至今仍香火鼎盛。 为了表达对李冰父子的怀念,在历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典活动,也有老百姓的民间祭祀活动。从而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清明放水节也是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宋代的祭祀活动规模宏大。范成大在《离堆行》中就有“到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的诗句。可见当年祭祀活动之隆重。传说,旧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是李冰的儿子二郎的生日,二十六日是李冰的生日。因此,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川西人民艰苦跋涉,扶老携幼,带着祭品,来庙祭祀,每日多达万人。《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络绎不绝。”足见蜀人虔诚之态。 官祭一般在清明节岁修完毕举行,这期间伴随着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放水。将军庙前江边鸣炮放水。随着三声炮响,两岸顿时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堰工们先卸去压盘石和压盘木,将土挖至水面,拆去水面以上搪梁,砍断岭子木,再砍断盘杠结点竹线,拉倒撑子木和座兜,最后用大绳绑住“揭脑顶”,拉倒杩槎放水。砍杩槎放水后,主祭官等即离座策马奔成都:祈求人快水多。堰工们要用竹竿打水头,告诉流水:要安流顺轨,为民造福。年轻人沿江击打“水脑壳”。有的人放下鸭子,年轻人下水争抢水头鸭;老人们则争舀头水敬神,祈祷五谷丰登。 1949 年 1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民工一道抢修都江堰,次年清明节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清明放水节,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李井泉主持庆典。1957 年后,修建了节制闸门,都江堰不用全部断流,砍杩槎放水仪式不再举行。为了弘扬民族文化,都江堰市委决定恢复都江堰清明模拟放水活动。1991 年的清明节放水活动丰富多彩。恢复后的仿古祭祀表演,使中外来宾交口称赞。放水节成为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天府第一盛会”。 都江堰是天府之源,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都江堰又迎来新的机遇,我们坚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将与世长存,永放光彩,李冰将永远受到世人的爱戴。 专家评说都江堰 随着回归自然和对历史重新尊重成为当今世界文明重建的主流,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还有自然和文化遗产这一资源的城市,对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愈加关注。都江堰市政府提出申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工作开展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外国专家眼中的都江堰:在第 2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青城山和都江堰的文化遗产价值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所公认。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至今运行良好,生动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世界水利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发展成为东南亚重要教派之一,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国专家指出: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其内涵属性是水利文明。一方面,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创造出独特的水工建筑艺术,并影响中国南方广大地域;其次,都江堰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并对古代成都及周边城镇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潜在的影响,是蜀文化的特殊见证;并且,都江堰丰富和衍生了其他文化,是多种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都江堰是世界惟一有 2000 多年历史而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青城山道教文化与政治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二王庙和青城山道教独特的文化现象,至今尚存的二王庙内有关工程管理的碑刻不乏这样的例证。都江堰的历史价值还体现在它集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精华于一体。由于都江堰管理需要,各时期兴建的建筑群落,如二王庙、伏龙观、水利厅衙门均是古建筑精美的遗产。作为川西门户的都江堰市也与都江堰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城市建筑与山、水相映成趣,极富特色。这些点面的建筑艺术与岷江、都江堰工程、河流共同构成了文化遗产的主体。都江堰不愧为世界遗产的称号。 专家们指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都江堰市乃至整个成都地区都将获得一笔无形资产。表现在:对都江堰文化遗产的保护将远远超出传统意义的文物保护,使得地区性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和深层次开发,不仅遗产地所在地区获益,其辐射的行业和地区都将获得长远的社会、文化及经济利益。 专家指出:保护都江古堰,主要是保护它的基本格局和科学思想,保护各种设施、布局和效能不被损毁或减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对都江堰及灌区的长远发展,应从都江堰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定位。任何对都江堰的改造方案都应以不切断其历史延续性为出发点,对它的管理不仅要体现在工程方面,还应与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四川省人大出台了相应管理条例,对管理好都江堰作出了明确规定。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天府之国的基础设施,应站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科学管好古堰,保证其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背景: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1972 年 11 月 1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 17 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还确定了实施《公约》的指导方针。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以便国际社会将其作为人类共同遗产加以保护。为了落实《公约》的各项规定,1976 年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合作机构。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举的 21 个国家组成,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截至 1999 年 12 月,全世界共有 149 个国家成为《公约》缔约国。我国于 1985 年 11 月 22 日正式加入《公约》。委员会的任务有三:一是将全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是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审定各国提出的技术和财政援助方面的申请;三是对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及管理状况进行监测,以促进其保护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公约》对建筑群类文化遗产的定义为: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关联的建筑群。 可以被批准为文化遗产的建筑必需的条件有:可能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能够在一定时期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够为一种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