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程序、实体法律法规 | 发布日期:1985-06-07 |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更好地保护、利用和开发风景名胜资源,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应当划为风景名胜区。 第三条 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三级: (一)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由市、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 (二)省级风景名胜区,由市、县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备案; (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国务院审定公布。 第四条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管全国风景胜区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乡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 第五条 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 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主持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设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都必须服从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六条 各级风景名胜区都应当制定包括下列内容的规划: (一)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 (二)划定风景名胜区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 (三)划分景区和其他功能区; (四)确定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 (五)确定游览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施; (六)统筹安排公用、服务及其他设施; (七)估算投资和效益; (八)其他需要规划的事项。 第七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编制规划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论证。 风景名胜区规划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审定该风景名胜区的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 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 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各项建设,都应当与景观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 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 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须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第九条 风景名胜区应当做好封山育林、植树绿化、护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工作,切实保护好林木植被和动、植物种的生长、栖息条件。 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林木,不分权属都应当按照规划进行抚育管理,不得砍伐。确需进行更新、抚育性采伐的,须经地方主管部门批准。 古树名木、严禁砍伐。 在风景名胜区内采集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必须经管理机构同意,并应限定数量,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 第十条 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都应当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保护措施,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风景名胜区应当根据规划,积极开发风景名胜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按照规划确定的游览接待容量,有计划地组织游览活动,不得无限制地超量接纳游览者。 第十二条 风景名胜区应当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特点,开展健康、有益的游览和文化娱乐活动,宣传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普及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 第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应当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览者的安全和景物的完好。 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和游览者,应当爱护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林木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设施,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 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有显著成绩或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有关的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的,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 (一)侵占风景名胜区土地,进行违章建设的,由有关部门或管理机构责令退出所占土地,拆除违章建筑,并可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二)损毁景物,林木植被、捕杀野生动物或污染、破坏环境的,由有关部门或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破坏活动,赔偿经济损失,并可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三)破坏风景名胜区游览秩序和安全制度,不听劝阻的,由有关部门或管理机构给予警告或罚款;属于违反有关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前款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或违反国家有关森林、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法律的,依法惩处。 第十六条 本条例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实施细则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制定。 第十七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