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系统∶水∶海洋 北京青年报 (1999-08-12)

触摸北极


本报特派记者 张岳庚

  今年 7 月 1 日,我国雪龙号破冰船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启程,本刊主编张岳庚随考察队全程采访。以下是他发回的报道。

千里迢迢杀两个回马枪

  雪龙号于 7 月 18 日顺利进入白令海,现正在堪察加半岛以东 120 海里处向西南方向疾驶。此时海面上正刮着 6 级强风,涌浪 3-4 米,这将给几小时后开始的大洋调查作业带来困难。

  记者就采访了科考队首席科学家陈立奇先生。

  陈立奇认为,出发前制定的实施计划是基于船可以到达北纬 74-75 度,这是根据近几年的冰情制定的。但是出发前在上海,收到了今年冰情严重的最新预报。为此,一出极圈就对冰区作业做了第一次微调,即作业纬度从北纬 73 度以北,调到了 71 度以北。算下来,这应当是第二次调整,可能还会有。我国所进行的 15 次南极考察,每次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正说明了要到极地考察的必要,因为这里的未知数太多。

  记:有读者关心,因浮冰所阻到不了 1000 米左右的深水站位,就一定要劳师偏征,千里迢迢杀两个“回马枪”吗?

  陈:考察北冰洋海-冰-气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是这次考察的核心任务之一。如果调查的海水达不到一定深度,拿到的数据将没有代表性,也就很难了解到这种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北冰洋平均水深为 1200 米,而目前我们能工作的站位都在 100 米以下。所以必须等浮冰化掉后,再杀回来。这里,容不得半点含糊。

  记:调整后,将增加 3 天多的航程,会影响 9 月 8 日的归期吗?

  陈:我们是按原计划航程作出新的调整的。一方面,要感谢大洋班的同志们,他们围绕白令海的作业,做出了精细而可行的安排,省出了时间。另一方面,经过这样强度的航行,雪龙号回国后必须进行必要的维修、维护,以便在 11 月初执行南极考察 16 次队“一船两站”的任务,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

“海泥”中可见一万年前海洋

  7 月 31 日。如果今晚在白令海的最后作业一切顺利,雪龙船将于明晨重新驶往楚科奇海。预计航行时间约 50 个小时。据解思梅教授的冰情预报,船只最北可达北纬 73 度。

  此次北极之行,有一个考察课题是“楚科奇海与白令海沉积物中晚更新世以来古海洋学记录”。简单地说,此课题欲摸清一万年以来的海洋情况,包括古温度、古盐度、古海流、古降水量等等。研究者的高招是“挖泥”,他们挖的“泥”学名叫“沉积物”。这种沉积物颜色发绿,手感与小孩儿玩的胶泥差不多。

  上船后,这些沉积物将随大家一起回国,再作各种各样的分析,学科涉及沉积学、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学、矿物学和古地磁学等。

  以沉积学分析为例。海水乱窜,了解今天的海流已属不易,更何况一万年以前的呢?但海洋地质学家用粒度分析法,就可以了解沉积物的动力过程,即古海流的流动过程。

  人都搬过东西,海流也会。很多明明在甲地的东西,被海流搬到了乙地,成了乙地的沉积物。由于在海流的强弱与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因此,只要知道了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就可以了解相应年代海流的强弱。确定沉积物颗粒大小的方法包括筛析法和激光光谱照射,沉积物的来源地也基本上可以通过分析确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