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建设 人民日报 (2000-05-08)

透过沙尘看北疆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赵永新

  今春以来,接二连三的沙尘暴把许多人的目光引向横跨祖国“三北”之北的内蒙古。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内蒙古是袭击北京乃至南京、上海的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之一。

  外地人关注内蒙古,饱受沙尘暴之害的内蒙古干部群众更在反思,因为今年的沙尘暴的确有些异常:往年沙尘暴一般集中在 4 月份,今年却提前至 3 月中旬;截至 4 月 10 日,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大规模的沙尘暴已有 7 次,频率之高,为近年来所少见;发生地也由往年的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东扩至内蒙古中东部锡林郭勒盟、赤峰等地。

生态屏障岌岌可危

  总面积 118.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 2400 多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西接新疆,东至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让人担忧的是,这道至关重要的屏障越来越不牢靠了:全国荒漠化土地为 2.62亿公顷,内蒙古就占到 1/3 左右;全国荒漠化扩展速度在 4% 以上的地区有 7 处,内蒙古就占 3 处;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天然草场越来越少,草场退化沙化面积已占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 8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可怕的后果?干旱少雨、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固然不可忽略,而人类饮鸩止渴式的索取也难辞其咎——

  超载放牧。与 50 年代相比,全区天然草原牧草产量普遍下降 30%—70%,而牲畜量却快速增长,1998 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到 7387.2万头,是 1978 年的 1.8 倍,饥饿的牛羊把草根都吃了,草场怎能不退化、沙化?

  乱开滥垦。“古已有之”的垦荒至今屡禁不止。冬春季节,干燥裸露的薄土层经不住西伯利亚强风的吹掠,两三年之后就沙石尽现,相当一部分沦为戈壁荒漠。

  上游地区过度用水。黑河是阿拉善盟额济纳绿洲的生命之水,由于上游来水不足,流经额济纳的水量由 80 年代的 8亿立方米锐减到 90 年代的 1.8亿立方米。

  滥挖药材。每年春秋两季,大批人员涌入内蒙古西南地区,搂发菜,挖甘草,大片草场因之沙化。

  专家们指出:长此以往,内蒙古这道生态屏障将演变成威胁北方乃至全国的最大荒漠!

可喜的觉醒

  在飘着雪花的 109 国道上,在沙丘如海的库布齐沙漠腹地,记者不时看到一群群埋头种树的人们。他们或包着头巾,或戴着帽子,黑红的脸上写满执着。此情此景,让记者感动之余又觉欣慰:人们终于醒来了!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建设视为立区之本,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令和决定,全区已有 45 个旗县列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生态建设旗县,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 4亿多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自 90 年代起,以乌兰察布盟为代表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规模展开,至今已退耕 900 多万亩。为减轻阴山北麓生态脆弱区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自治区于 1998 年启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项目总投资 1亿元,计划移民 1.5万人,分 3 年完成,现已完成投资 6000万元,移民近 6000 人。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十大工程”之首,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和黄土高原区、阿拉善风沙区等 5 个重点区域,启动建设农区退耕还林还草、牧区种草休牧、防沙治沙、生态移民等 7 项重点工程。环保、林业、畜牧、水利等部门先行一步,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全区生态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编制完成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全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今后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要把我国北方的生态屏障建设好,仅靠内蒙古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自治区人大分管城建环保工作的副主任陈瑞清向记者述说原由:内蒙古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 20 人;经济落后,全区各旗县中有 50 个还没摘掉贫困旗县的帽子,171万人口尚未脱贫,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

  伊克昭盟林业局副局长于新芳则从生态建设的公益性、社会性分析了举全民之力的必要性:“在内蒙古搞植树种草追求的主要是生态效益,从中获益的不仅仅是当地群众。在全社会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给植树种草的农牧民一定的补偿,是推动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

  离开内蒙古时,正值中国记协在科尔沁沙地栽种“记者林”。在为同行的义举自豪时,记者呼唤更多的人士关注、支持内蒙古的生态事业。因为风沙无界线,环境乃共享,没有内蒙古生态环境的改善,就没有首都北京和“三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没有内蒙古的林茂草丰,就没有北方地区人民的安居乐业!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国土资源∶荒漠化
生态系统∶植被∶植树造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