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多样性 中国环境报 (1999-05-04)

超干保存技术保护种质资源


新华社电 周亮 李斌

  我国科学家经过 10 年努力,证明多数植物种子特别是油料种子通过硅胶等特殊干燥技术的处理,可将含水量降至 5% 以下,而且可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存,种子活性不变。

  种子是生命之源,适当降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可有效延长种子寿命,但科技界普遍认为种子不宜太干,经典理论将 5% 定为种子安全含水量的下限,认为一旦突破这一下限,将使种子活力下降,种质发生变异。全球范围内对种子超干保存可行性的探讨长期处于停滞阶段。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低温库的方式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建库和每年维持运转的高昂费用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负担。寻找一种经济简便的保存技术成为必然。

  从 1989 年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景新明、郑光华科学家在国内率先开展种子种质超干保存新技术的研究。经过对 20 多种各类植物种子,包括不同结构、不同化学组成成分种子的超干贮藏实验研究,基本掌握了超干保存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获得重要突破。有些种子的含水量甚至可以降至 1% 以下。榆树、杜中等超干短命类种子在室温下贮藏可以达到和高含水量种子在零下 20 摄氏度低漫或零下 196 摄氏度超低温贮藏基本一致或相同的贮藏效果。

  中科院院士匡廷云说,由于不需要建造冷库,这项技术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建库费用和维持运转的费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最终有可能导致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本篇文章还收录在以下主题中:资源保护和管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