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农民农村∶灌溉 | 经济日报 (2004-07-30) |
吉林林业庇护农业丰产 |
本报讯(记者 李己平 许凌 通讯员 魏晶) 7 月 26 日,记者来到了“碱巴拉”。碱巴拉是个村,位于长春西北 100 余公里前郭县的套浩太乡,“碱巴拉”的意思就是盐碱地上白花花的碱斑有如秃疮疤痕一般。村子北面是一大片盐碱地,西南部是大片的沙丘,没有林地的庇护,一场大风就毁掉几百公顷的耕地,当地农民形容说,“碱片白,沙地黄,旱地板,涝洼塘,干挨累,不打粮”。 不过,这些都是 20 年前的事儿了,记者来到碱巴拉,原来的沙地上杨柳依依、绿草如茵。进村看看,林成网,田成方,路有荫,宅有凉,农民住的都是全砖全瓦的大房。村长说,现在的碱巴拉,有良田 866 公顷、林地 550 公顷,人均拥有树木近 700 株,林茂、草壮、地肥,小伙不再愁找媳妇。 在吉林,有许多像碱巴拉这样的村庄,通过植树造林,改变自然生态,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据吉林农业部门实地观测,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 15%—20%。从生态角度讲,没有吉林的林业,就没有吉林的农业,就没有吉林农业大省的地位。 多年以来,吉林省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农田防护林建设。从 1978 年开始的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 51.7 万公顷,使吉林省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道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屏障。 植树造林改沙地为良田。通过三北工程治沙造林为主攻方向的四大骨干工程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功能防护体系,使 266.7 万公顷农田和 40 万公顷牧场得到庇护。吉林省风沙受害面积由 20 年前的 730 万公顷减少到 253 万公顷,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沙区出现大面积高产稳产农田。 植树造林保土减灾,促进农业丰收。过去,吉林中西部地区有风就有害,有害就成灾,“三刮四种”(前三次种的庄稼被风刮跑,只好第四次种植)现象经常发生。到现在,风剥地的现象已经灭绝。受风灾影响较大的农安县,粮食产量由上世纪 80 年代的亩产 160 公斤提高到亩产 630 公斤,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县。吉林西北地区年粮食产量达 177.2 亿公斤,是 1977 年粮食产量 49.8 亿公斤的 3.6 倍。 吉林林业还探索出一条崭新的荒漠化治理模式——生态草工程建设,在西部荒漠化草原地区通过林草结合等综合性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营造乔灌草复合植被。四年来共完成生态草建设 320 万亩。不仅有效解决了困扰吉林省多年的西部荒漠化问题,而且为中部粮食主产区建设了绿色生态屏障。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