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农民农村∶种植业 | 人民日报 (2004-11-05) |
今年棉花增产,收购资金趋紧,农发行加大了新棉收购的贷款支持力度—— |
本报记者 赵永平 今年是棉花丰收年,但去年棉价大起大落留下的阴影还未散尽,不少涉棉企业大伤元气,一些商业银行入市资金明显减少。今年棉花市场情况如何?正值棉花收购高峰期,记者在全国产棉、用棉大户江苏省进行了调查。 今年江苏省预计棉花总产量为 900 万担以上,同比增长 80%。在今年棉花增产、收购资金趋紧的复杂形势下,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既要防止出现“卖棉难”,又要防范金融风险,面临较大压力。 “稳定的棉花市场既有利于涉棉企业重新树立信心,也能从根本上保障棉农利益。只有保证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才能使整个产业链牢固起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唐志刚说。为了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市场,农发行加大了新棉收购的贷款支持力度。加强对市场价格变化的监控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市场因素,适时、适量地投放贷款;动态掌控贷款发放的节奏和期限,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防止企业竞相抬价抢购;推动棉农、流通企业、纺工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 截至 10 月 18 日,江苏省农发行累计发放收购贷款 5.4 亿元,同比增加 3.51 亿元,支持 53 家企业收购皮棉 78.84 万担,棉籽 103.69 万担,同比多收皮棉 27 万担,实现收购值 4.2 亿元;累计发放调销贷款 2.48 亿元,调入皮棉数量 4.29 万担,对稳定棉花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棉农:卖棉领现钱,增产不减收 日前,“全国产棉第一县”的射阳县迎来了收购高峰。10 月 21 日中午,射阳县海河轧花厂四五十辆卖棉车排在门口。 “能领到现钱真塌实,最怕打白条了。”刚卖完棉花的沟浜村王登标边点钞票边说,听说去年不少收购厂都赔了,今年他最担心的是不能兑现。 下午 5 时 40 分,天快黑了,但射阳县兴阳公司收花中心门前卖棉花的车辆依然排着长队。“今年都是现钱,赊账的厂谁去卖?”排在最后的盘湾镇普洋村棉农徐镜中一提起今年的收入,分外起劲:“今年价虽然低了,但产量高了不少,还是有赚头。”他说,去年虽然棉价高,但收成不好,一亩也就产 300 斤籽棉。今年一亩地能产 570 斤籽棉,而且质量好,按当天每斤 2.35 元的价格算,他家的 10 亩棉田能挣 8000 多块。 也有人觉得今年的行情没达到自己的心理价位,千秋村的吴加凯看到去年的好行情才改种的棉花,他说:“今年赔倒是没赔,但价格没有去年高,明年改种一季水稻、一季麦。”种尖村的张学如是种棉花的老把势,他接过话茬:“去年的价有点没谱,今年的价格靠实些。”他家年年在棉田套种小麦,收益还行。 涉棉企业:快收购、快加工、快销售 去年抢购、囤货的涉棉企业,大多被大起大落的棉价伤了元气,资金问题成了他们共同的“心病”。 “从上个星期开始,收购进入高潮期。”南通市江海轧花厂董事长陈旭东心情不错,“今年棉花收购是从 9 月中旬开始的,但棉农对棉价预期偏高,开秤就出现棉农惜售现象。随着新棉收购价格的逐步趋稳,棉农已开始踊跃交售棉花。价格相对稳定,棉农有收益,也较好保证了用棉企业的利益。” “如果没有农发行的贷款,今年肯定无力收购了。”射阳县海河轧花厂董事长倪祝平说,由于去年看错了行情,大量棉花积压在手里,亏损了 380 万元。今年农发行贷给他们 2600 多万元,目前共收购皮棉 1800 吨。倪祝平说,为降低市场风险,他们今年快收快卖,已经赚了 100 多万元。 “跟风、炒作肯定会吃大亏。”去年赚到钱的启东市三利轻纺织有限公司财务部长沈飞深有感触:“去年启东 9 家棉花收购企业只有两家没赔,囤货越多的赔的越多。”他说:“我们力求把棉花收购价格严格控制在农发行要求的范围之内。少压库、多周转,这样能有效控制风险。” 中国农发行信贷二部负责人说,今年棉花增产已成定局,尽管增产部分不足以弥补国内缺口,但全球棉花资源充裕,棉价走低是正常的。目前棉花收购价格大体在 550—600 元/担,在此价位上,棉农能够保本有利,收购加工企业快购快销也有利可图,纺织企业可以接受,国内与国际棉花的价差也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过低地压价或过高地抬价,都不利于各方利益,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
| 关闭窗口 |